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研團隊聯合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利用等離子體浸沒離子注入技術成功制備了含有鈷元素的鈦基骨植入物,這類植入物在無須攝入外源性重組蛋白或抗生素的條件下,依然具有降低感染并加速骨修復的功能,為骨骼疾病提供了潛在的治療方案。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先進科學》上。
骨科感染的治療和骨骼功能的恢復是現代醫學領域面臨的重大挑戰。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全球每年約有150萬嚴重骨感染病例。傳統臨床實踐中長期使用抗生素可能導致抗微生物耐藥性的增加,而生物膜引發的炎癥反應也會阻礙組織愈合過程,使骨科感染治療尤為棘手。
研究團隊通過等離子體浸沒離子注入技術,實現了一步式制備含鈷元素的鈦基植入物。這些植入物具有出色的生物物理適應性,能夠調節免疫功能,促進感染性骨缺損的愈合與組織再生。研究分析了鈷元素如何通過影響骨免疫反應,引導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向成骨方向分化,為發展骨修復材料提供了強有力的實驗證據。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