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每年虧損在千萬元以上,靠財政補貼過日子的川口鎢礦,改制重組為衡陽遠景鎢業有限責任公司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大膽調整經營思路,創新企業管理,公司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一躍成為縣市屬企業中的“大富翁”。2005年,公司完成工業產值8800萬元,上繳國地兩稅1100萬元,實現利潤4000萬元。
九十年代初期,川口鎢礦因資源枯竭,社會包袱沉重,管理落后而連年虧損。2000年被國家列入*批政策性關閉破產的有色礦山企業。2003年,衡陽遠景鎢業有限責任公司終于在重重困難中浴火重生,原主管生產技術的副礦長歐小龍挑起重振礦山的重擔——擔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選用一種什么樣的模式來重組企業,關系到礦山能否重振。“優化股權,讓全體員工與公司共興衰”。公司領導在組建時,采用一種“金字塔”的股權結構,公司管理層持相對較多的股份30%,其余股份由原企業643名一次性安置職工自愿出資購買,員工的榮辱與公司的興衰緊密聯系在一起,強化了員工的責任感,調動了員工愛礦當家的積極性。“眾人拾柴火焰高”。2003年經公司員工的奮力拼搏,不僅甩掉了虧損帽,而且還盈利45萬元。
首戰告捷,公司領導沒有沉浸在喜悅之中。他們深深懂得,要重振企業,要走的路還很長,擺在面前的困難還很多。在經過反復研討,冷靜分析礦山的現狀和鎢業市場后,提出了“依靠科技興業”的發展方向,及時調整經營思路,變過去多種經營為科技立業,在資金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先后投入160多萬元,與中南大學合作,組織專家及技術人員,對礦區深、邊部地帶進行勘探,獲得豐富的礦源。僅公司三角塘工區新增可開采金屬儲量1000多噸,使公司擺脫了資源枯竭的困境,鎢生產量節節攀升,加之鎢產品銷售市場升溫,公司呈現出從未有過的產銷兩旺的好勢頭。
科學做加法,嚴格做減法。公司在依靠科技大幅度增產的同時,創新企業管理,做好控成本嚴支出的“減法”。一是大幅度精簡企業管理人員,公司管理層由原來的200多人調減到20人,僅此一項,一年節約開支100多萬元。其次,在原材料采購上,采取大宗貨物招標采購的辦法,小宗原材料則采取暗訪和“貨比三家”的辦法,既堵住了采購中的漏洞,又降低了采購成本。據統計,該公司每年節約的采購資金上百萬元。為杜絕浪費,公司還加強了耗材管理,按節約耗材的適當比例獎勵給生產班組,調動了班組厲行節約的積極性。過去,該公司各項運輸費每年多達200萬元,去年下降到50萬元,下降了四分之三。科技立業,管理創新,使“遠景”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上繳國家稅金、實現利潤連續三年翻番。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