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創新‘神化’,創新是屬大眾化的。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能生存下來企業都進行了創新,只是每個企業進行創新的力度大小不同而已。我們章源公司的理念是,沒有創新的企業就是沒有前途的企業,每一名員工都要能創新。”說起企業的自主創新之路,崇義章源鎢制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工程師楊貴彬就這樣充滿激情地打開話匣。
楊貴彬說,創新是企業發展、打開產品市場的基礎。我們可以學習別的企業的先進管理理念和創新經驗,但不能照搬照抄別人的創新模式,企業的創新是沒有固定創新模式的。企業創新也不是空談,需要條件,有目標、有思路、有投入、有人才是企業創新的要件,這四個方面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目前,贛州的創新創業氛圍越來越濃,但要真正將創新創業落到實處,還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的共同努力。
將創新創業落到實處,政府要做好引導工作,營造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和氛圍,F在贛州政府部門學廣東模式、浙江經驗的風氣很濃,而企業人員隨行考察的卻很少。我認為應該多帶企業家出去,因為企業是落實創新創業的重要主體之一。
將創新創業落到實處,企業經營者要更新投資理念。贛州提出發展壯大四大優勢產業集群的戰略,這種做法很好,但目前企業的項目開發有跟風之勢,如章源公司開發什么項目,有的鎢制品公司也開發什么項目,甚至到章源公司挖人才,這樣做造成的結果是,跟風企業永遠只會落后別人,當地企業之間只能在市場上打產品價格戰,*終受害者是贛州企業,那么優勢產業集群的整體效應就顯現不出來。其實每一類項目,有幾十種乃至幾百種的產品,只要企業根據各自的特色開發產品,就可避免自己人打自己人的結果。所以,贛州企業之間必須進行合理分工,企業經營者要有“你無我有,你有我優,你優我更新”的戰略投資理念。
將創新創業落到實處,贛州的大中專院校要為當地企業或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各大中專院校定位要準,要開設與當地戰略發展相匹配的專業,特別要培育一大批有實踐操作能力的中低層次技工。目前贛州難招熟練工問題已經顯現,隨著贛州工業化步伐的加快,企業要發展與缺熟練工的矛盾將進一步加劇。同時企業也要重視培養中低層次技工,他們是企業、高校精英創新成果主要的直接實施者和改進者,精英創新加中低層次技工創新才是企業創新。
將創新創業落到實處, 要重視扶持壯大中小企業。當地經濟的發展要有龍頭企業帶動,但不能光有龍頭企業,還需要大量的“龍身”企業、“龍爪”企業、“龍尾”企業,要努力孵化一批中小企業并使其上規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這樣贛州的經濟巨龍才能騰飛。
談及章源公司是如何走企業自主創新之路的,楊貴彬說,章源公司積極應對市場,調整戰略,整合資源,堅持走自主創新和“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之路,采用國內外先進的工藝技術和裝備,連續實施了APT、
鎢粉、碳化
鎢粉、
硬質合金及其工具、高比重合金、鎢異型材等多項鎢深加工技術改造,延長了鎢的產業鏈,走出了一條快速穩健的縱向一體化發展之路,實現了由資源型企業向高技術深加工型企業的快速轉變。其措施主要有:
搭建技術創新平臺,增強技術創新能力。公司與中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中國地質科學院、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廣泛開展校(院)企合作,在公司分別設立了中南大學章源博士后科研基地、中國地質科學院博士后工作站、贛南科學院鎢業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同時,公司還成立了自己的技術中心和章源研究院。
落實目標任務,支持鼓勵創新。公司制定了《科技創新管理辦法》和《合理化建議管理辦法》,將技術創新項目落實到部門,具體到人,并為技術創新活動提供強大的財力支持,僅2006年科研經費支出就達到5036萬元,占公司全年銷售收入的7.6%。公司每年均有自主創新項目通過鑒定驗收,僅2006年就有17項自主創新項目通過鑒定驗收,兌現獎金15.7萬元。
實施人才戰略,縱深推進創新。公司首先做好“外聘”工作。竭盡所能地為外聘專家提供優良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以及薪酬福利待遇,同時為專家提供廣闊的事業發展平臺,使他們的特長與潛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到目前為止,公司已從省內外引進了343名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其中*工程師12人,有4人擔任公司副總經理,4人擔任分廠廠長。此外,公司還從中南大學、武漢化工學院、江西理工大學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聘請了12位知名教授、學者擔任公司技術顧問,使公司的技術、工藝乃至信息始終具有前瞻性。其次做好“內培”工作。公司每年都會制定培訓計劃,每年均舉辦各類培訓班、專業講座數十次,有針對性地對員工進行各類培訓,不斷提高員工的綜合業務素質。同時,建立“傳、幫、帶”機制,采用師徒結對的方式,確定“師傅”和“徒弟”,通過公司外聘專家和業務骨干的帶動作用,培養一批新的業務能手。另外,公司還根據實際需求,每年出資十萬余元,有針對性地選送員工到中南大學等高校脫產學習,這些員工學成歸來后便成為促進公司技術創新的骨干,成為“章源”的新一批人才。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