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公司位于甘肅河西走廊上的金昌市,既是全國*大的鎳鈷和鉑族金屬生產企業,又是我國北方*大的銅生產企業。金川公司雖一度擁有“中國鎳老大”的美稱,卻沒有一個單項投資超過上億元的項目。一切的改變來自于金川公司近年來實施的“依靠科技進步,立足全球發展,實施國際化經營”的戰略。
生產經營:由立足自有礦山向國際化經營轉變
2000年金川公司經營理念發生根本性變化,破除了過去只盯住金川鎳礦資源、能自產多少原料就搞多大冶煉能力的舊觀念,樹立了“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新理念,放眼世界實現國際化經營。金川通過提供技術、資金和市場信息等服務,積極參與國內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同時通過參股和進料加工等方式,加強與國外資源性公司和原料貿易商的合作,建成了剛果(金)銅鈷冶煉廠。2005年公司進出口貿易額猛增到10.5億美元,占甘肅省進出口貿易總數的40%。目前金川公司業務遍及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際化經營格局初步形成。
經濟結構:由“一鎳獨大”向多種產業共同發展轉變
近年來公司以產品結構調整為主線,根據市場需求,加速培育新產業。
公司把抓項目作為快速發展的重要載體,“十五”期間安排資金100億元,先后建成一批具有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的項目,生產能力大幅提高!笆濉逼陂g,公司瞄準世界先進水平,圍繞工藝創新、裝備創新和新產品開發,全面推進技術進步。累計投入資金16.1億元,技術創新取得重大突破,經濟增長質量不斷提高。
項目建設和技術創新促進了產品結構的優化和升級。金川的銅產量2001年為4.9萬噸,在公司歷史上*次超過鎳產量,現已躍居全國第四,一舉打破了銅產量穩定在鎳產量一半的“定律”。鎳產品銷售收入占總銷售收入的比重由“九五”期末的83.7%下降到“十五”期末的51.5%;銅產品比重由5.8%上升到27.3%。結構調整使公司逐步成為多品種、多種經營的綜合性企業,逐步改變了以鎳產品為主的“一大多小”的產業結構。
企業管理:由粗放向精細化轉變
從“十五”開始,金川高度重視管理效率的提高。計量和檢測體系通過了國家認可實驗室的認證,以成本為中心的財務核算管理成效明顯,公司同工序萬元產值物耗和能耗指標與“九五”期末相比分別下降7.3%和21.9%.
金川還依法進行了規范的公司制改造,組建了金川集團有限公司。進一步健全的管理制度防止了內部人控制和“一股獨大”,保證了股東的利益。據介紹,金川通過股權轉讓引進了寶鋼、太鋼等戰略持股者,股權結構更加合理,為整體股份制改造創造了條件。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