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下壟鎢業有限公司以技術和管理創新相結合,早丟多丟廢石,提高廢石選出率,降低了選礦生產成本。
技術上:一是利用原礦圍巖與脈石黑白分明的特征采用反手選丟廢工藝。二是把手選粒度下限由原來的25mm降低到19mm,讓極大部分的原礦石都經過手選丟廢;三是大塊脈石連生體手解丟廢;四是粗選丟廢由四級手選增加為五個級別;五是利用耗水量小、選別粒度粗的動篩跳汰機給礦,選出塊鎢,消除人工識別塊鎢的失誤;六是根據人的生理特性和人機工程學原理,手選皮帶速度選定10米/分鐘。
管理上:一是手選計量,按勞取酬,實行全面計件工資。在手選皮帶兩側設斗計量,人工工資與其選出脈石量掛鉤考核,按勞取酬,員工勞動積極性和生產效率都大大提高;二是質量監督,機臺配合,每班設一名手選計量與質量檢驗工,選出的脈石計量與取樣,以脈石中的廢石含量,作為質量考核依據,防止廢石下倉;對分級給礦機臺,按手選處理量、廢石品位、粉礦粘附率等指標配套考核,促使機臺均勻給礦并沖洗干凈;三是加強技術培訓和勞動管理,進行礦物識別的基礎知識培訓,并把標準標本擺上工作臺,便于操作者對照掌握,做到廢石能丟則丟,早丟多丟;對操作熟練、動作嫻熟的人員不輕易換崗,保持人員相對穩定;四是改善作業條件,優化作業環境。按照人機工程學原理,給每個手選位置配置座椅,并保持良好照明,夏季防暑降溫,冬季防寒保暖,讓操作者有一個比較舒適的工作環境。
通過技術和管理措施改進,該公司廢石選出率提高了5.17個百分點, 節約了破碎重選生產成本。同時,動篩跳汰回收塊鎢回收率比改進前單純手揀塊鎢增加0.32個百分點,實現了單體塊鎢的早收多收,減少了單體塊鎢在破碎磨礦作業中的過粉碎,提高了選礦回收率。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