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江西省綠色寶庫”之稱的崇義是一個資源縣,礦藏資源十分豐富,其中又以鎢礦為盛。崇義鎢業是贛州市“五個十百億”的支柱產業之一,而章源鎢業股份有限公司則是崇義鎢業的龍頭。近年來,該公司走自主創新和“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之路,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自主創新帶來跨越式發展
章源鎢業成功開發了“納米
鎢粉、納米碳化
鎢粉”等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和產品,形成了工業化生產BET粒度小于50納米的鎢粉和穩定生產BET粒度150-200納米的
碳化鎢粉工藝體系,是世界上*能工業化生產納米鎢粉的企業。
該公司負責人透露,2007年,公司科研經費支出達6946萬元,占公司全年銷售收入的7.6%,先后實施了“球形、單晶、超細
仲鎢酸銨粉體的制取技術”、“高性能、納米級鎢粉制備技術及產品開發”、“高性能超細納米
硬質合金刀具材料”和“可轉位斷屑槽系列
刀片的開發及其
模具制造”等一系列的技術創新項目。
目前,公司擁有專利9項,其中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超細
仲鎢酸銨、高純鎢粉、超細晶硬質合金、納米級
碳化鎢粉等9項科技成果通過了鑒定。
在強勁的自主創新能力之下,章源鎢業走出了一條快速穩健的縱向一體化發展之路,實現了由資源型企業向高技術深加工企業的快速轉變。目前,章源鎢業下轄4個鎢礦、3個鎢深加工廠,形成了“從鎢精礦到鎢材、高比重合金和硬質合金及其工具”的完整產業鏈。公司產品暢銷國內,遠銷歐美各發達國家。
產學研結合提供堅強后盾
章源鎢業公司堅持走自主創新和“產、學、研”相結合的路子。該公司投入大量的人、財、物,建成了自己的技術研究中心,與中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中國地質科學院、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廣泛開展校(院)企合作,在公司分別設立了中南大學章源博士后科研基地、中國地質科學院博士后工作站、贛南科學院鎢業研究所等科研機構。2007年,經江西省科技廳批準,章源鎢業公司設立了“江西省鎢制品研究中心”。
此外,章源鎢業還聘請了10多位業內知名專家、教授為技術顧問。公司與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比利時魯文大學建立了良好的技術合作關系。
立足長遠做環保型產業
回采率94%、貧化率67%、回收率88%,鎢深加工產品產值能耗為0.088%噸標煤/萬元,這一串數據表明,章源鎢業的資源利用效率處于同行先進水平,這是該公司做環保型產業的“戰績”。
章源鎢業在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成立了專門管理機構,有專職領導負責,有專職工作人員,引進了一系列污染治理設施和先進設備,并通過了江西省經貿委、環保局組織的清潔生產審核,取得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的認證證書。
與此同時,公司還立足長遠,與相關高校和科研院所廣泛開展合作,積極探索節能降耗的新工藝、新技術、新方法和新途徑,從源頭上控制污染物的產生。他們與江西理工大學合作,實施“鎂鹽化學沉淀法除去結晶母液中氨氮”項目,從源頭上控制了氨氮的排放,極大地改善了周邊環境。公司與相關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的關于鎢粉末制取的一系列污染小、能耗低的冶金新工藝新技術開發項目,也正在順利進行。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