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企業在實現江西崛起新跨越過程中能有什么樣的作為?
在江西,江鎢集團以一個從弱迅速變強的經典個案,對這一問題給予了肯定的解答。
7家待關閉破產的子公司、8家礦區管委會管理4萬多名離退休人員和撫恤、定補對象——這是2004年江鎢集團剝離優質資產后的全部所有。那一年,江鎢集團銷售收入僅為1.23億元。其后,江鎢集團在3年的時間里,主營業務收入膨脹了40多倍。在2008年工作報告中,江鎢集團又提出:2012年,公司力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00~500億元!
思想解放,究竟能給企業帶來多大的發展空間?
3年時間,連續三位數的年均增長——務實的江鎢人用舉重若輕的飛躍軌跡展示:思想有多么深邃,舞臺的天地就有多么寬廣。
一個瀕臨困境的老國有企業,自營利潤不足500萬元,卻通過機制、體制創新,先是連續兼并民營企業積蓄資源和實力,繼而以項目制勝科學發展,開拓出多金屬、多品種跨越發展的康莊大道。2007年,江鎢集團*實現自營創利超過投資收益——在以優質資產入股五礦有色控股的公司后,江鎢人硬是讓老樹發出新芽,重新培育出可以為自己遮蔽風雨并不斷壯大發展的參天大樹。
險灘激流中,沒人想到一尾竹排會完成航母的嬗變并笑傲大海。江鎢集團做到了。
鳳凰涅磐,那似乎從來只存在于神話中的壯美傳說——江鎢集團在新百年大業帷幕開啟時,在贛鄱大地傾情獻演。
從“險灘撐排”到“起錨出海”
——江鎢集團跨越式發展啟示錄
《江西日報》記者 何寶慶
啟示一:發展是企業成敗的“試金石”。要實現崛起,必須以發展的信念激活思路,以發展的決心統一意志,以發展的前景凝聚人心,以發展的目標*隊伍
新聞點:三定奮斗目標
時光進入2008年元月,面對著“二次創業,再造江鎢”八個大字,江鎢的員工們胸臆間依然充滿激情。
2003年12月28日,江鎢集團公司以主體資源和資產出資與五礦有色合資成立了江西鎢業集團江鎢有限(以下簡稱江鎢有限),江鎢集團公司占股權的49%。
2005年1月12日,根據省國資委的指示,江鎢集團公司與江鎢有限分開運行。當時,集團公司只有7戶瀕臨破產的全資企業、2戶參股企業、8個礦區管委會。留在集團公司的資產盤子小、質量差,對應資產所產生的銷售收入2004年末僅有1.23億元。
面對困難和壓力,集團領導班子帶領全體員工喊出了“二次創業,再造江鎢”的口號。
&nbs p; 經過反復思考論證,集團領導班子提出了“立足鎢業,跨越鎢業,立足江西,走出江西,向多金屬、多品種發展,搶占資源和高新技術產品的制高點,著力打造企業的資源優勢和核心競爭力,努力實現集團公司超常規、跨越式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確立了“以改革促發展,以項目保發展,以發展維穩定”的工作思路。提出到“‘十一五’末,年銷售收入確保實現60個億,力爭80個億,沖擊100億;利稅總額確保8個億,力爭10個億,沖擊12億”的奮斗目標。
“如果沒有這一股氣,人心就散了。” 一位老職工告訴記者,“公司提出明確的奮斗目標后,大家又打起了精神——世上沒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救自己。”
江鎢人自豪地說,“江鎢集團抽調干部組建項目組,能做到當天通知、當天報到,連家屬也沒有一個拖后腿的。”
事實果然如此——
2005年,在銅鼓鎢化工項目,從總指揮到普通員工,5個月沒休息一天。同行要一年半時間完成的工程,他們硬是用不到半年的時間一舉拿下;
江鎢集團下屬的贛州有色冶煉廠,上半年結束政策性關閉破產工作,8月完成重組,當年銷售收入實現了1億多元…2007年實現銷售收入6.35億元,利稅總額2664萬元。
2007年,江鎢集團所屬天合公司3000噸
硬質合金一期1000噸項目當年動工、當年建成、當年投產、當年出優質產品、當年有訂單,創造了硬質合金項目建設史上的新記錄,填補了集團鎢高端產品*。
江鎢人的身上,勃發著一種精神:堅定信念,不畏艱難,務實創新,和諧發展。
“實踐證明,只要堅定信念、堅持發展、思路對頭、措施到位,沒有項目可以找到項目,沒有人才可以聚集人才,沒有資金可以融通資金!”江鎢人如是說。
2005年,江鎢集團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2.19億元,比上年凈增近11個億,同比增長886.2%;實現工業增加值1.74億元,同比增長339.5%;利潤總額2.12億元,同比增長436.4%,各項增幅居省屬工業集團前列。
2007年初,江鎢順應形勢發展的變化對集團發展目標進行調整:把“十一五”末實現銷售收入60億元調整為100億元,力爭150億元;年利稅總額由確保6億元調整為確保10億元,力爭15億元。
2008年1月,江鎢集團公司再次調整奮斗目標:在2009年提前實現百億目標的基礎上,再用3年時間,即到2012年末,力爭實現年銷售收入300~500億元,年利稅總額突破30~50億元。為2020年江鎢集團躋身世界*企業奠定戰略基礎。
啟示二:要實現崛起,必須不斷解放思想,全面突破體制、資本、人才三大瓶頸,加快進入國際資本市場,積極參與國際礦業發展分工和競爭
新聞點:合作
國有企業改革潮中,人們似乎更為習慣民營企業對國有企業的收購兼并。2005年來,江鎢集團公司逆勢而上,通過對一批民營企業的控股改造,順利度過了*為困難的時期,為江鎢的“二次創業”奠定了根基。
2005年,江鎢集團公司投資控股了銅鼓有色化工、定南鑫盛鎢業、贛州遠馳新材料3家民營企業。通過合作,江鎢集團公司填補了在鎢產品深加工產業鏈的*,覆蓋了除硬質合金以外的所有鎢制品,鎢綜合冶煉能力由以前的每年5000噸增加到1.8萬噸。
2005年末,這3家控股企業為集團公司創造的銷售收入近6億元,足足占集團公司總銷售收入的一半!國有企業特有的技術、管理優勢與民營企業靈活的體制、機制嫁接后,產生了裂變般的雙贏效益。
目前,江鎢集團與民企合作的企業已達17家,合作伙伴分布于全國6個省市自治區。2007年,這17家企業實現銷售收入達32.8億,超過全集團經濟總量的70%。在經濟規模壯大的同時,資源和人才緊缺的難題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要實現江鎢的崛起,必須大膽解放思想,敢于否定和突破自己,敢于戰勝和超越自己;敢于與老觀念、舊習慣交鋒,打破任何不利于發展的條條框框”。
“立足鎢業,跨越鎢業,立足江西,走出江西,向多金屬、多品種發展,搶占資源和高新技術產品的制高點,著力打造企業的資源優勢和核心競爭力,努力實現集團公司超常規、跨越式和可持續發展”。3年來,江鎢在鎢冶煉加工的老本行上繼續精耕細作的同時,不斷超越自我,沿著多金屬、多品種發展道路積極開拓。
不僅要與民營企業合作,更要有世界眼光,和所有對江鎢發展有幫助的強手合作。2007年,江鎢集團公司先后與美國高盛、中航技、中銀投、上海望潮等境內外34戶戰略投資者進行了合作洽談,并與其中6家分別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和合資協議。
拓寬融資渠道,力爭實現特批上市。3年來,集團總部體制完成由行政性、半行政性公司向以母子公司為基本體制的經濟實體的戰略轉型,并在2007年12月28日成功改制為國有獨資的公司制企業,實現了企業制度和運行機制的歷史性變化,為下一步整體上市奠定了基礎。
江鎢集團的解放思想是全方位的,其不僅體現在具體的經營、管理思路上,更體現在體制和發展戰略上。正是解放思想的深度和廣度,決定了江鎢集團的發展,決定著這個企業的未來。
項目是關鍵,項目是載體,項目是后勁。2005年來,正是依托持續滾動發展的產業項目,江鎢集團公司才順利脫離“險灘撐排”的逆境,起錨出海
新聞點:三年跨越三大步,連續兩年翻一番
在江鎢集團的經營觀中,尋找帶動強、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項目永遠是*位的。只要有足夠開放的心態,不怕找不到好項目,找不到資金和人才。
2005年,江鎢集團公司控股銅鼓有色化工、定南鑫盛鎢業、贛州遠馳新材料3家民營企業之初,很多人并不看好。因為,當時這三家企業都處于虧損狀態。但江鎢集團介入后,隨即對企業實施技改,順利實現當年合作、當年技改、當年盈利。
2005年,江鎢12個單項產值超億元的項目同時啟動,投入資金1.48億元。
2006年,江鎢投入6億元,大張旗鼓地推進鎢深加工、贛州3000噸至5000噸錫冶煉擴能改造等9個項目。
2007年,天合公司3000噸硬質合金*期工程、遠馳公司第四期1000噸超細碳化
鎢粉技改擴產工程、贛州年產40萬噸再生金屬加工一期工程、贛北鉬業公司5000噸鉬冶煉技改工程等一批重大冶煉加工項目陸續啟動和投產。而潛力巨大的年產4萬噸鎳鈷冶煉加工項目,已完成立項、安評、環評大綱、建設土地等前期工作,一待資源供應落實即可開工建設……
江鎢集團公司實施多金屬、多品種產業戰略取得突破性進展。鎢冶煉加工成為產業重心,綜合冶煉加工能力超過3萬噸/年,其中精深加工能力已達到1500噸/年;初步搭建了跨越鎢業項目建設的戰略支撐,鉬、稀土、銅、鉍、錫等金屬冶煉加工產業在集團公司中所占的份額不斷提升。目前,江鎢集團完全跳出了單一原料產業的格局,鎢的高端冶煉加工初具規模,非鎢產業發展迅猛,四大板塊相互支撐發展的產業格局已基本成型,集團發展成為國內有色金屬行業多極力量的重要一極。
產業項目的形成和陸續投產,給江鎢集團發展帶來了勃勃生機。集團銷售收入從2004年的1.12億元,到2005年12.19億元、2006年23.35億元、2007年43.88億元,江鎢集團三年跨越三大步,連續兩年翻一番。經濟規模壯大的同時,旗下企業實力也不斷增強。2007年,江鎢集團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達到10家,其中突破5億元的有4家;利潤總額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7家。
而后期將陸續投產的項目效益更為可觀。據介紹,僅落戶贛州的再生金屬加工一期項目一項,就將為江鎢集團創造80多億元的銷售收入。
項目滾動、持續發展。讓我們來看看江鎢集團公司為未來發展所積蓄的底蘊吧——
2005年來,江鎢集團在省內外礦產資源基地開發建設取得重要進展。青海玉樹大型銅鉬礦資源勘探取得重要成果,資源前景十分喜人。河北金信鉬業、云南江鎢浩源、分宜珠江礦業三個整裝礦山成功合作后成為集團重要的資源基地。云南金平鑫贛礦冶、湖南邵陽江鎢瑞鴻公司、靖安弘達公司等礦山資源勘探進展順利。國外大型鎳礦項目,已經與外方達成合作意向。目前,江鎢集團公司有色資源儲備量在2004年基礎上足足增長了10多倍。
2007年,江鎢集團公司共投入科技研發資金6800多萬元,下達了12項引導及獎勵資金項目,初步形成了技術創新引導激勵機制。該公司提出,要著眼集團未來,著手集團科研中心和集團*紫雜銅直接制桿示范基地的立項建設,聯合國內有關科研院所爭取*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博士后工作站等研發中心等重大科技項目的立項和建設,加快構建集團科技進步的戰略平臺,力爭使集團專利技術、和省級以上技術成果三年內翻一番,努力使集團公司走在行業技術創新的前列。
新江鎢,新百年,新輝煌。可以預見,在2008年以及江西崛起新跨越的歷程中,江鎢集團公司將不斷掀開奮勇前進的嶄新篇章。
江鎢集團描繪未來發展藍圖
奮斗目標
在2009年提前實現百億目標的基礎上,再用3年時間,即到2012年末,力爭實現年銷售收入300~500億元,年利稅總額突破30~50億元,初步實現集團公司盈利模式、發展方式的集約化、國際化和資本化,躋身國內資源型綜合性有色金屬工業集團的*梯隊,為2020年江鎢集團躋身世界*企業奠定戰略基礎。
戰略任務
一、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和百億工程目標,確保2008年實現銷售收入60億元,2009年提前一年實現百億目標,力爭2012年登上銷售收入300~500億元、利稅總額30~50億元的戰略制高點,為江鎢新百年發展奠定規模基礎。
二、全面完成集團公司整體上市,建立與國內國際兩個資本市場相融通的資本運作平臺,力爭私募和IPO融資60-80億元,為江鎢新百年發展奠定資本基礎。
三、建立與全球化、國際化、資本化相適應的現代企業制度和運行機制,加快企業管理科學化、現代化步伐,全面提升集團公司基本素質和治理能力,為江鎢新百年發展奠定制度基礎。
四、推進一批重大骨干項目的開發建設,搶占和鞏固高新技術產品和資源制高點,力爭5年內掌控有色金屬礦產資源1000萬噸以上,形成有色金屬綜合冶煉加工能力50萬噸/年,初步形成集團核心競爭力,為江鎢新百年發展奠定產業基礎。
五、進一步加強企業黨的建設、領導班子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和江鎢文化建設,鑄造新時代江鎢精神和江鎢品質,構建和諧平安江鎢,為江鎢新百年發展奠定政治文化基礎。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