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鎢都”在中國,“中國鎢都”在江西。
2003年12月26日,五礦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西稀有稀土金屬鎢業集團公司合資組建的江西鎢業集團有限公司正式誕生。公司組建以來,生產經營一年一個新跨越:
——銷售收入:2004年15.7億元,2005年23.6億元,2006年31.03億元,兩年翻了一番。
——工業增加值:2004年3.46億元,2005年8.07億元,2006年11.7億元,兩年增長了3倍。
——利潤總額:2004年0.94億元,2005年3.87億元,2006年5.74億元,兩年增長了6倍。
——稅金:2004年0.86億元,2005年2.33億元,2006年3.68億元,兩年翻了兩番。
——資產總額:2004年19.3億元,2005年23.7億元,2006年29.3億元,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遞增。
……。
這一連串的數字,表明強強聯合催生的江鎢集團有限公司已成為中國鎢業一支重要的生力軍。
著眼產業大局,穩定中國鎢初中級產品市場
江鎢集團有限公司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優勢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優勢,八大鎢礦山集中了國內一半以上的黑鎢礦資源,年產鎢精礦1萬噸以上,黑、白鎢精礦均為國內*高質量獎產品。
; 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鎢市場出現了產品價格與價值嚴重背離的狀況。面對這一狀況,江鎢集團有限公司著眼大局,發揮優勢,與國內鎢礦山、冶煉廠共同維護鎢市場秩序。
在貫徹國家產業政策方面堅決做到“三個嚴格”:一是嚴格按照配額計劃組織生產,控制總量,鎢精礦產量始終穩定在國家下達的控制指標之內。二是嚴格執行采掘技術政策,做到貧富兼采,并加大技改投入,提升裝備水平,*大限度地回收利用資源,鎢綜合回收率達到85%,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三是嚴格執行國家安全環保政策,近三年投入礦山安全環保資金2億元,在建設環境友好型企業工作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在維護市場秩序方面始終堅持“三個注重”:一是注重“大營銷”戰略的有效實施,對自產鎢精礦實行統一對外簽約、統一組織發貨、統一對外結算、統一回籠貨款的“四統一”政策,科學把握市場投放量,提升集約經營水平。二是注重發揮自產鎢精礦的規模與品質優勢,在嚴格自律的基礎上,切實加強與國內鎢企業的溝通與聯系,共同引導和推動鎢市場的有序運作,從而有效促進了鎢資源價值的理性回歸。三是注重產業發展的戰略思考,對于國內重要客戶特別是從事精深加工和生產高技術產品的客戶,在黑鎢精礦產品供應上有所側重,始終保持和優化產業鏈條中產品與產品、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有機聯系與緊密合作,贏得了國內鎢業界的廣泛認同。
主攻前后兩端,促進可持續發展
鎢是世界的稀缺礦種,也是國家實行保護性開采的特定礦種。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資源,是鎢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
江鎢集團有限公司視資源為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對資源始終實行保護性開采,并加大礦山深邊部探礦力度,認真實施邊界外低品位礦回采,有效實現了資源的*優化利用。近兩年,在礦山生產消耗資源的同時,創造了保有儲量不但沒有減少,反而略有增加的良好局面。與此同時,公司積極尋求資源端的對外合作,一方面積極參與地方鎢資源的整合與開發,先后在江西、湖南等省新上了多個鎢資源合作開發項目;另一方面,與吉爾吉斯斯坦、緬甸和蒙古等國建立了資源開發的初步聯系。
與此同時,江鎢集團有限公司把推進中深加工、發展后端產品作為促進產業升級、優化產品結構的重要措施,積極有效地延長和完善產業鏈條,大力推進項目開發與建設,使鎢冶煉加工的生產規模得到快速提升。近兩年,新增
仲鎢酸銨產能1500噸、
氧化鎢產能5000噸、偏鎢酸銨產能500噸、
鎢粉產能1000噸、碳化
鎢粉產能500噸。目前,公司正致力于向超細鎢粉、
硬質合金工具、廢鎢回收加工利用等方向推進。
落實科學發展觀,培植核心競爭力
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創新型的現代化企業,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也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產業變革。
江鎢集團有限公司致力推進技術創新,組建了集團技術中心,開始了“江鎢科技工業園”的功能建設;設立了科技進步獎項和科研基金。公司圍繞提高核心競爭力,積極申報和承擔對公司經濟關聯度強、影響力大的國家及省級項目,并認真組織攻關。贛州有色冶金研究所開展的“復雜難處理鉭鈮鎢礦高效選冶新技術研究”榮獲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贛州華興鎢制品有限公司開展的“特種晶型晶貌及粒度APT的工藝研究”榮獲了2006年度江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球形、單晶、超細
仲鎢酸銨粉體”榮獲2006年度江西省*新產品一等獎。
公司致力提升產品質量與服務,打造*品牌。贛州華興鎢制品有限公司、中國有色金屬進出口江西公司通過并將ISO9002質量體系換版為ISO9001:2000體系,贛州江鎢鎢合金有限公司通過了ISO1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贛州華興鎢制品有限公司“HUA•XING”(華興)品牌被江西省*戰略推進委員會授予了“江西*”稱號。
公司致力推進管理創新,提高現代化管理水平。一是推行了全面預算管理,按照“無計劃勿行動,無預算勿開支”的管理理念,堅持資源導向引導業務運作,有效提升了集團管控能力。二是推行了物流電算化管理,構建了物流網絡化管理平臺,使整個集團物流調控配置能力明顯增強。三是推行了會計電算化管理,所屬25戶企業全部實現了會計做帳電算化,提高了會計核算的速率和質量。四是成立了資金結算中心,對所屬企業的資金實行集中統一管理,模擬市場運作,提高了資金利用效率。五是注重規范程序和整章建制,編制了*部包括118個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的《制度匯編》,使公司管理工作步入了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的軌道。
公司致力企業文化建設,提出了“創新、奉獻、實干、和諧”的企業精神,各企業在加快發展的同時,關心群眾利益,注重條件改善,通過綠化美化環境、完善公共設施、提高職工收入、增加職工福利等,讓職工群眾切實感受到了企業的發展與變化,集團上下呈現出了政通人和、欣欣向榮的喜人景象。
不懈追求*,打造現代化企業
面對經濟全球化和市場激烈競爭的挑戰,江鎢集團有限公司把自身放到世界經濟格局的大背景下審視,并以開拓與長遠的眼光找準自己的定位。
2006年年初公司工作會議,總經理張春明在會上鄭重向所屬企業的領導宣布了公司的發展戰略定位:建設國內*、江西*,資源型、出口加工型的現代化企業。并提出全面實施低成本擴張的資源戰略、集約經營的大營銷戰略、爭創*的科技興企戰略和高起點快速度的投資發展戰略。
2007年5月,為落實江西省政府產業經濟“十百千億工程”,全面推進集團發展戰略的實施,公司制定了《主營業務收入“百億工程”規劃方案》:到2010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規劃目標145億元,確保100億元;利稅規劃目標23.5億元,確保20億元。明確了落實規劃的總體要求:積極挖潛改造,做優存量資產,實現保值增值,確保效益穩定增長;實施項目建設,有效擴充增量、提升規模,盡快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著力發展貿易,借助大股東的市場資源和貿易平臺,快速提升經營規模,增強對市場的影響力、控制力和話語權;實施資本運作,加快低成本擴張步伐,完善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壯大總量規模,增強綜合實力。
在奮進的21世紀,江鎢集團有限公司將堅持走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道路,并與國內同行一道,同創商機,共謀發展,譜寫中國鎢業發展的新篇章。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