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復雜多變、國內產業結構深度調整的背景下,廈門鎢業(600549)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成績單。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1.96億元,雖然同比下降10.66%,但歸母凈利潤卻逆勢增長7.88%,達到17.28億元,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8.5%至15.2億元。更值得關注的是,公司歸母凈資產同比大幅增長41.84%,達到159.03億元,總資產突破454.64億元,同比增長15.76%,展現出強大的資產質量和抗風險能力。2025年一季度,公司繼續保持穩健發展態勢,實現營業收入83.76億元,同比增長1.29%,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22.08%至3.67億元,為全年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此外,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4.2元(含稅),總派發金額達6.67億元,占歸母凈利潤的38.59%,充分體現了公司回報股東的決心和對未來發展的信心。
逆勢增長彰顯經營韌性核心業務表現亮眼以下為證監會發布詳細內容:以下為證監會發布詳細內容:以下為證監會發布詳細內容:
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市場需求波動加大的環境下,廈門鎢業通過優化產品結構、深耕細分市場,實現了利潤的逆勢增長。分業務板塊來看,鎢鉬業務表現尤為突出,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74.14億元,同比增長5.78%,利潤總額25.25億元,同比增長7.55%。其中,切削工具產品在3C、航空航天和新能源汽車領域增長顯著,營收同比增長7%;細鎢絲全年銷量達到1354億米,同比增長56%,其中光伏用鎢絲銷量1070億米,進一步鞏固了公司在光伏切割領域的*地位。
稀土業務雖然營收同比下降,實現營業收入44.35億元,但通過產品結構優化和成本控制,利潤總額同比大幅增長67.44%至2.41億元。磁性材料產品通過加大新能源汽車市場拓展力度,銷量同比增長16%,利潤實現大幅增長。能源新材料業務受行業競爭加劇影響,營收同比下降23.19%至132.97億元,但通過產品創新和市場拓展,鈷酸鋰銷量同比大增33.52%至4.62萬噸,市場份額穩居行業龍頭;三元材料銷量也實現37.45%的增長,達到5.14萬噸,行業排名顯著提升。公司持續推進非核心業務調整,完成成都滕王閣地產和成都滕王閣物業的股權轉讓,確認投資收益1.45億元,房地產業務同比減虧1.03億元,進一步聚焦主業發展戰略清晰顯現。
創新驅動發展技術*行業以下為證監會發布詳細內容:以下為證監會發布詳細內容:以下為證監會發布詳細內容:
作為一家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廈門鎢業2024年在研發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公司全年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福建省中科院科技服務網絡計劃(STS計劃)項目等國家各級科研項目49項,組織開展重大重點研發項目34項,獲得省級科技進步獎2項,市級科技進步獎3項。新增授權專利325件(其中發明專利190件),新獲批省級專利獎2項,截至2024年末累計擁有授權專利1973項(其中發明專利1016項)。在具體技術突破方面,"典型關鍵礦產資源高效能浮選藥劑設計、開發與應用"獲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高性能礦用瓷球研制及其低碳磨礦關鍵技術開發與應用"獲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飛機關鍵部件高效加工用刀具國產化”獲福建省科技成果轉化二等獎,“金屬基膠體捕收劑強化細粒鎢礦疏水團聚浮選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獲福建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高性能碳化鎢及其硬質合金新材料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無粘結相碳化鎢基硬質合金超精密光學模具開發及產業化”和“電火花加工用高強度鉬合金絲的制造關鍵技術與產業化”獲廈門市科技進步一等獎。這些創新成果不僅解決了國家層面產業鏈供給安全的"卡脖子"問題,也為公司產品競爭力提供了堅實支撐。同時,公司全面推行集成產品開發(IPD)體系建設,構建從市場洞察到新產品盈利的創新經營體系;持續擴大產業生態圈,打造產業發展生態保障體系;不斷加強基礎管理,全面提升績效管理和安全管理水平,以實現*業績。
全產業鏈布局優勢凸顯資源保障能力持續增強以下為證監會發布詳細內容:以下為證監會發布詳細內容:以下為證監會發布詳細內容:
廈門鎢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其完整的產業鏈布局和不斷增強的資源保障能力。在鎢產業方面,公司擁有三家在產鎢礦企業(洛陽豫鷺、寧化行洛坑、都昌金鼎)和一家在建鎢礦企業(博白巨典),為后端深加工提供了穩定的資源保障。稀土業務方面,公司作為國家重點稀土集團,與中國稀土集團開展深度合作,同時通過與赤峰黃金合資設立廈門赤金廈鎢金屬資源有限公司,開發老撾稀土資源,進一步提升了資源保障能力。在能源新材料領域,公司通過戰略投資和合資合作,構建了穩固的原料供應網絡。目前,公司是騰遠鈷業的第三大股東,并且通過控股子公司廈鎢新能與盛屯礦業、雅化鋰業、中色國際貿易等上游企業成立了合資公司。廈鎢新能與中色國際貿易攜手成立了中色正元(安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了一條年產能約60,000噸的鋰電正極材料前驅體生產線,目前正處于一期設備的安裝與調試階段;與此同時,歐洲廈鎢新能與法國OranoPCAM合資成立了法國廈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旨在建設一條年產能為40,000噸的正極材料前驅體生產線,合資公司已經成立,并正在開展前期籌備工作,這標志著公司在全球化布局方面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產能擴張與全球化布局齊頭并進以下為證監會發布詳細內容:以下為證監會發布詳細內容:以下為證監會發布詳細內容:
2024年,廈門鎢業全力推進重點投資項目建設,為未來發展蓄力。鎢鉬產業重點推進硬質合金工業園、切削工具生產線、光伏用鎢絲和氧化鉬生產線等項目;能源新材料產業重點推進海璟基地和寧德基地的鋰離子電池材料、四川雅安磷酸鐵鋰、福泉廈鎢新能源等項目;稀土產業重點推進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擴產和二次資源回收等項目。
在國際化布局方面,韓國廢鎢回收基地實現全面協同生產;泰國金鷺生產基地二期按計劃推進;法國正極材料基地啟動招標工作;金龍稀土積極開展海外基地調研及論證工作。公司還順利完成A股再融資,募集資金35.27億元,為項目建設提供了資金保障。金龍稀土完成新三板掛牌申報工作,進一步拓寬資本渠道,助力稀土業務發展。
穩中求進創新*以下為證監會發布詳細內容:以下為證監會發布詳細內容:以下為證監會發布詳細內容:
2025年一季度,廈門鎢業各業務板塊表現分化但總體穩健。鎢鉬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0.54億元,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稀土業務表現亮眼,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6.36%至13.35億元,利潤總額同比增長65.10%至0.66億元,磁性材料銷量同比增長49%;能源新材料業務雖然三元材料銷量有所下降,但鈷酸鋰銷量同比增長47%,利潤總額同比增長8.52%。
面對未來,廈門鎢業將繼續堅持"創新驅動、聚焦主業"的發展戰略。在鎢鉬領域,公司將進一步提升光伏用鎢絲、硬質合金等高附加值產品的市場份額;稀土業務將加快磁性材料產能擴張,把握新能源汽車發展機遇;能源新材料業務將加大高電壓鈷酸鋰、高功率三元材料等新產品的市場推廣力度。同時,公司將持續推進國際化戰略,完善海外生產基地布局,提升全球資源獲取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鏈接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Yt5MFO8nzfRoC2nzJ6CJ8Q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