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近期宣布了自9月27日起對華加征關稅的上調措施,這一決定在國際經貿領域引發了廣泛關注。根據新的政策,美國不僅提高了部分產品的關稅稅率,還計劃進一步擴大加征關稅的產品范圍,特別是將涵蓋鎢棒、板材及其他鎢制品的關稅提升至25%。此舉被視作是美國為了保護其國內戰略產業而采取的措施。
具體來說,美國針對中國的鎢產品加征的關稅名錄已經顯著擴大,除了之前已公布的幾種鎢產品外,還包括未鍛軋鎢以及各類
鎢條、桿、型材等。
8101.94.00(鎢(包括僅通過燒結獲得的棒));
8101.99.10(鎢棒(僅通過燒結獲得的型材)、板材、板材、板材、條帶和箔);
8101.99.80(鎢制品)。
回溯過去五年(2019-2023年),中國作為鎢制品的主要出口國,對美國市場的供應量始終保持在顯著位置,其市場份額波動于14.87%至15.01%之間,即便在2021年疫情期間有所回落至8.08%,隨后兩年又穩步回升至11.43%及13.66%,彰顯了中國在全球鎢產業鏈中的穩固地位。鎢,作為切削工具制造中的關鍵材料,廣泛應用于硬質合金刀具、鎢鋼銑刀等關鍵產品的生產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這一關稅調整可能會出現的情形包括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鎢制品數量遭遇下滑,成本上升導致的價格競爭力減弱是主要原因之一。
面對挑戰,促進技術合作與產業升級,提高產品附加值,以應對關稅壁壘。同時,全球供應鏈的重構和多元化也將成為必然趨勢,以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風險。
在此背景下,美國對華鎢制品加征關稅的后續效應將深遠影響切削行業乃至全球貿易格局。中國及全球業界需密切關注政策動態,靈活應對市場變化,通過創新與合作共克時艱,推動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總的來說,美國對華加征關稅上調措施顯示出國際貿易環境的復雜性和多變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國如何在保護自身利益的同時維持貿易關系的穩定與和諧,將成為未來國際經貿關系的重要議題。
此外,美國宣布對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及其相關產品、電動汽車電池、關鍵礦產、鋼鐵、鋁以及半導體等實施高額關稅政策,其中電動汽車和太陽能電池的關稅分別高達100%和50%,其他產品則面臨25%的額外關稅。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半導體領域新增了多晶硅和硅晶圓等太陽能電池板關鍵材料,其進口關稅將提升50%,新稅率預計于2025年1月生效。
這一系列關稅調整不僅加劇了中美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還可能對全球航運業造成顯著影響。隨著關稅成本的增加,商品的運輸成本也將隨之上升,進而可能引發供應鏈成本的連鎖反應,*終由消費者承擔更高的商品價格。Xeneta首席分析師PeterSand指出,這種成本傳遞現象在集裝箱海運市場尤為明顯,是紅海危機等供應鏈中斷事件對商品成本影響的又一例證。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政府在特定領域也展現出了一定的靈活性。例如,針對中國主導的大型船岸起重機市場,決定對特定時間段內訂購并交付的起重機免征關稅,以緩解行業成本壓力。然而,在醫療領域,醫用口罩與手術手套的關稅雖推遲實施但翻倍至50%,而針對疫情期間中國注射器供應緊張的情況,美國迅速將注射器關稅提升至100%,但為嬰兒用腸內注射器提供了一年的免稅期。
美國總統候選人的極端關稅提案——對所有進口貨物征收20%的關稅,并對中國商品加征高達60%至100%的額外關稅——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跨太平洋貿易航運運費激增的擔憂。
與此同時,歐盟與加拿大也緊隨美國步伐,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新的高額進口關稅,其中加拿大稅率與美國相同,高達100%。這一趨勢表明,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傾向正在加劇,對國際貿易格局和全球經濟復蘇構成挑戰。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對此表示高度關注,并指出美國對華加征關稅的做法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已多次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發言人強調,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關稅復審過程中收到的多數公眾意見均反對加征關稅或申請擴大關稅豁免范圍,這充分說明美對華301關稅政策不得人心。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取消全部對華加征關稅,以維護全球貿易秩序和促進經濟繁榮。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