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鎢業5月7日公告,控股子公司廈鎢新能與法國ORANOSA公司簽署《建立電池產業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協議》,旨在加強雙方在生產電動車電池正極材料方面的合作伙伴關系。
根據協議,雙方將合力推進雙方的合資項目建設,分別建成由公司控股的 CAM工廠和由ORANO公司控股的P-CAM工廠;開展配套的法國研發中心的建立、開發與合作;共同探索電池回收和原料保障領域的商業模式和市場機會。
時間回溯至2023年,時年5月,廈鎢新能與法國ORANO下屬公司簽署合資協議,計劃投資15億歐元在敦刻爾克設立一家電池正極材料合資企業及一家前驅體合資企業。
同年9月,廈鎢新能宣布擬通過其全資子公司歐洲廈鎢新能與Orano CAM在法國合作設立合資公司——法國廈鎢新能,并計劃投資建設年產4萬噸的三元正極材料生產線。
海外工廠的建立屬于廈鎢新能海外布局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加快海外市場開拓進度。
值得一提的是,雙方合作還涉及電池回收產線的建設。
當下,動力電池回收引起全球關注并逐步成為重點賽道。去年生效的《歐盟電池和廢電池法規》也對電池生產中回收資源的利用率提出了強制要求。
廈鎢新能與Orano的合作將幫助其更便利的獲得再生原材料資源,從而更好的融入歐洲市場,同時補足歐洲電池產業鏈。
近些年歐洲構建本土電池產業鏈曙光初現,然而在關鍵原材料、設備、人才建設等其他環節,整體發展進展未能達到預期。
歐洲國家鈷、鎳、錳和石墨的本土儲藏十分匱乏,直接制約了其在關鍵原材料開采提煉、電池關鍵部件生產到電池加工組裝等各環節的發展,難以形成覆蓋全鏈條和關鍵節點的產業鏈。
為此,諸多歐洲企業正著力尋找完善產業鏈關鍵環節的解決方案,電池回收成為新的發力方向。
目前,Northvolt、巴斯夫等電池、材料企業均已開展電池回收市場化運營,雷諾、大眾等汽車企業也在回收領域不斷加碼。
隨著企業布局的完善,將打通歐洲資源的閉環循環,從而進一步提升從原料到電池生產、使用和回收的全生命周期的資源效率。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