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10月全省外貿“破零”企業1314家;湖南蔬菜出口*突破百億元;湖南在全國*進口肯尼亞野生鳀魚產品……
全球經濟復蘇勢頭不穩,外貿下行壓力依然不小,湖南雖處于外貿增長動能結構性改變“陣痛期”,但今年以來頻現“*”“破零”“創新高”等,為湖南外貿全面復蘇注入“強心劑”。
用“硬實力”打開國際市場
株洲硬質合金今年出口額創新高、海外訂單銷售收入持續穩居全國首位、產量占據全球總量約四分之一。
株洲硬質合金為何能“笑傲”全球?一組數據可以說明:株洲擁有硬質合金國家重點實驗室等*技術創新平臺4個;為硬質合金產業編制修訂243項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擁有授權發明專利2183件,占全國同行業的60%以上。
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新寧崀山臍橙*走出國門;湯色紅亮、蜜香濃郁的湘西十八洞黃金茶*出口;符合海外消費者個性需求的湖南榫卯木門*出口……“硬實力”成為湘品“出海”的突破和保證。
今年湖南蔬菜出口額*突破百億元大關,居全國蔬菜出口第2位,永州是全國除廣東以外*通過陸路為香港直供蔬菜的試點地區。湖南蔬菜“圈粉”大灣區,出口量價齊升,靠的便是推廣良種良法的天然富硒蔬菜,以及培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的品牌意識。
憑借不斷發展壯大的優勢產業集群,湖南屢屢斬獲國際訂單。“我們與知名國際企業在光伏裝備產業領域達成了重要合作,意向金額約1億元。”11月,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瑾說,圍繞軌道交通、新能源兩大主要裝備產業鏈集群領域,將與更多國外企業伙伴探討合作機會。
“新朋友”新市場,穩定外貿基本盤
今年前11月,全省進口同比增長15.4%。省商務廳外貿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湖南支持外貿供應鏈平臺企業開展大宗商品進口業務,發揮進口指定口岸功能,擴大糧食、新能源礦產、燃油和消費品進口規模,為穩住外貿基本盤起到了積極作用。
在今年進口的食品中,記者發現不少“*”來湘的“新朋友”。2月,菲律賓冰鮮紅東星斑搭載航班,*運抵湖南口岸;4月,湖南*進口菲律賓榴蓮,熱帶生鮮水果“打飛的”來長沙;11月,越南帶魚乘“專機”*抵達張家界,張家界進口冰鮮水產品指定口岸投入運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肯尼亞野生鳀魚*出口中國,進口商便是湘企勁仔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眼下,肯尼亞野生鳀魚已實現大批量、常態化進口,源源不斷運往岳陽城陵磯港。
進口“新朋友”接踵而至,出口商品也不斷開拓國際新市場。
“今年,公司銷售團隊前往法國、德國、意大利以及中東地區參加各類太陽能行業展會,推廣公司新品。”紅太陽新能源海外營銷中心負責人劉曦說。
作為全省*大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和出口企業,紅太陽新能源開拓海外市場,在印度、土耳其等地建設光伏產業園,還打開了歐洲的銷售渠道。今年上半年企業新能源產品出口突破1億美元,同比增長56%。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越來越多湘企將眼光投向中亞、中東等新興市場。“不少湖南工程機械企業聯系我打聽情況,想開拓中亞市場。”吉爾吉斯斯坦工商會駐中國總代表劉穎說。
前11月,湖南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出口2936.8億元,占同期全省外貿總值的一半以上。湖南對巴西、俄羅斯、沙特阿拉伯等新興市場貿易也不斷擴大。
外貿問題顯露,湖南如何應對
近年來,湖南外貿以年均800億元的規模逐年增長,并于2022年*躋身外貿“千億美元俱樂部”。
快速發展的背后,問題也在不斷顯現:湖南外貿還存在龍頭型企業不多、外向型產業不強、優勢產業外向度不高等問題。
例如,從2022年進出口前20位的企業來看,有6家是我省傳統產業企業,且以鋼鐵、有色企業為主。省商務廳走訪生產型出口企業發現,企業反映的訴求主要包括增強獲取訂單能力、加強融資服務、降低運輸成本等。
根據調研,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沈裕謀帶隊的課題組提出,從加強生產型出口企業要素保障、支持特色產業集群化發展、提升國際市場開拓能力、共建外向型產業增長點、推動監管服務前置、加強金融信保支持等6個方面,穩步提升生產型企業出口規模,推動全省產業與貿易有效互補互動、深度融合發展。
11月,《湖南省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若干政策措施》印發,聚焦推動產貿融合發展、支持開拓國際市場、增強開放平臺支撐、促進進口擴規強基、推進業態協同發展、加快內外聯動發展、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等7個方面,提出18項具體工作舉措,推進全省進出口保穩提質、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湖南正在探索組建湖南省外貿進出口協會,協助會員企業加強與商務、稅務、海關、外管、信保及金融部門的溝通和聯系,增強經貿對接、分析研判等工作的市場化運行。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