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鈷終端消費不溫不火,三元電池、三元材料、三元前驅體、硫酸鈷生產全線收縮,產業鏈積極推動原料庫存,鈷價維持震蕩。
一、鈷價小幅反彈后回落
10月初以來,估價小幅反彈后再次回落,11月15日,電解鈷價格(≥99.8%,上海有色現貨均價)收于25.75萬元/噸,較9月底上漲1.8%;七水硫酸鈷價格(鈷≥20.5%)收于3.66萬元/噸,較9月底持平。鈷價總體仍處于歷史底部區域。
二、鈷終端消費不溫不火,三元電池產業鏈明顯收縮
國內三元動力電池市場份額仍在低位徘徊。2020年3月以來,受低成本磷酸鐵鋰電池的持續擠占,三元電池市場份額從*高80%持續下降至30%附近,并保持在略高于30%的低位徘徊。10月,三元電池產量和裝車量為23.6GWh和12.3GWh,同比分別增長0.3%和14%,環比分別下降6.7%和增長0.8%。同時,三元電池在動力電池出口中占主力地位。10月三元電池出口7.4GWh,同比增長26.4%,環比下降11.7%,占動力電池總出口量的64.3%。1-10月,三元電池累計產量和裝機量分別為193.3GWh和93.9GWh,同比分別增長13.1%和6.7%,累計出口量為69.2GWh,同比增長100%。
總體來看,10月鈷在新能源端的消費需求不溫不火,由于前期庫存積累較大,三元電池生產有所收縮,產業積極推動消耗庫存。
三元材料產量明顯收縮。根據SMM統計,10月,我國三元前驅體和三元材料產量分別為7.3萬噸和5.6萬噸,同比均下降20%,環比分別減少2%和增長1%;1-10月,我國三元前驅體和三元材料累計產量分別為67.6萬噸和51.2萬噸,同比分別下降1.7%和4.4%。可見,前期庫存累計較多,產業鏈加快去庫存,生產顯著放緩。
10月鈷酸鋰電池領域(主要用于智能手機、高端筆記本)的消費稍有提振。根據SMM統計,10月,我國鈷酸鋰正極材料產量為0.8萬噸,同比增長9.6%,環比增長0.6%。1-10月,鈷酸鋰累計產量6.3萬噸,累計同比下降1.5%。
三、鈷冶煉品供應有所分化,鈷資源供應依然寬松
鈷冶煉企業產品供應加快收縮。根據SMM統計,2023年10月,硫酸鈷產量(作為三元前驅體的生產原料)0.63萬金噸,同比減少6%,環比下降16%。1-10月,硫酸鈷累計產量7萬噸,同比增長12%。今年以來硫酸鈷累計產量增加較多,當前生產加快收縮,積極去庫存。
10月,四氧化三鈷(作為鈷酸鋰的生產原料)產量為0.8萬噸,同比增長25%,環比增長10%。1-10月,四氧化三鈷累計產量6.3萬噸,同比增長2.6%。今年以來硫酸鈷累計產量增長相對溫和,短期四氧化三鈷產量高漲,但不具有可持續性。
資源項目方面,全球鈷資源供應趨于寬松。根據安泰科預測,2023年全球鈷原料產量將達到22.5萬噸,同比增長13.6%。其中,剛果(金)增長2萬噸,印尼增長1.2萬噸。近期*大的增量來自洛陽鉬業。7月,洛陽鉬業與剛果(金)國家礦業總公司(Gécamines)就TFM權益金問題達成協議,TFM項目受到限制的出口恢復;10月,TFM項目東區混合礦生產線成功實現帶料試車,預計年內全部建成達產,預計將新增銅年均產量約20萬噸,鈷年均產量約1.7萬噸。同時,KFM銅鈷礦已經全線打通,預計將在2023年產鈷2.4-3萬噸。
資源進口方面,根據安泰科統計,1-9月,我國鈷原料進口9.68萬金屬噸,同比增長5.7%。其中,鈷濕法中間品進口7.59萬噸,同比下降2.8%;鎳濕法中間品帶入鈷1.46萬噸,同比增加51%;鈷精礦進口1226噸,同比下降20.2%,銅鈷合金進口0.5萬噸,同比增加175%。
四、需求難有起色,鈷價短期仍將保持底部震蕩
展望后市,新能源汽車終端消費放緩,同時三元電池的占比總體仍將保持低位。一方面,搭載寧德時代CTP3.0麒麟電池的極氪、搭載彈匣電池的廣汽埃安等熱銷有望*高性能三元電池消費的增長;另一方面,寧德時代的4C神行超充電池搭配磷酸鐵鋰電池,可實現充電10分鐘、續航400公里,電池有望在明年一季度裝車,這一消息對三元電池的應用形成利空。鈷資源端供給寬裕,過剩形勢短期難逆轉。總體而言,預計鈷價仍將繼續在底部震蕩。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