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寒銳鈷業發布了2023年度半年報,公司主要產品為鈷粉、氫氧化鈷、電解銅、碳酸鈷、氯化鈷,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為22.99億元,同比下降17.6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0.66億元,同比下降78.39%。
報告期內,經營業績同比下滑主要系受經濟周期、供需情況的影響,鈷金屬價格下降所致。 2023 年上半年銅產品毛利率較上年同期增長 3.25%,系本報告期經營業績的主要來源。
報告顯示,2023年上半年鈷產品毛利率僅為2.42%。
鈷是重要的戰略物資,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其礦產資源多分布于剛果(金)(占全球約50.5%的鈷儲量)、澳大利亞、古巴等地。中國是鈷消費大國,但鈷資源匱乏,主要依靠從剛果(金)進口。
2022年我國進口鈷礦砂及其精礦2.62萬噸,鈷濕法冶煉中間產品34.66萬噸,其他鈷锍及冶煉鈷時所得的中間產品1.1萬噸,未鍛軋鈷0.27萬噸,鍛軋鈷及鈷制品0.1萬噸,其它形式的鈷產品進口很少。經折合,2022年全年進口鈷金屬超11..3萬噸,是國內鈷制品企業*主要的原料來源。
2022年我國精煉鈷(包括電解鈷、鈷粉、鈷鹽等,折金屬量)整體產量約14.5萬噸。其中89%用于生產鋰電池正極材料(三元及鈷酸鋰)。
與鋰價一樣,金屬鈷價格在經歷2022上半年大漲后,下半年消費電子需求減弱,新能源汽車增速有所放緩,金屬鈷價格經歷了深度調整。2022年5月電解鈷市場含稅價曾達到58萬元/噸的峰值,2023年6月底價格回落至35萬元/噸。
除寒銳鈷業外,洛陽鉬業也發布了2023 年半年度業績預減公告:
預計 2023 年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6.33 億元到 7.73 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 35.15 億元到 33.75 億元,同比減少 84.74%-81.36%。
公司業績同比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系剛果(金)TFM銅鈷產品出口受限導致銷售受到影響,以及公司磷產品市場價格較上年同期下跌所致。雖然2023年上半年公司主要銅鈷產品產量實現大幅增長,TFM銅 鈷產品從2023年5月已恢復出口,但由于剛果(金)和非洲物流周期原因,大部分銅鈷產品在上半年尚未實現*終對外銷售,從而影響了公司上半年財務表現。業績公告顯示,上半年洛陽鉬業鈷金屬產量 19,418 噸,同比增長85.55%。
此外,盛屯礦業也發布了2023 年半年度業績預減公告:
預計 2023 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 利潤為 15,000.00 萬元至 20,000.00 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 54,141.67 萬元至 59,141.67 萬元,同比減少 73.02%至 79.77%。
公司 2023 年半年度業績對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主營金屬品種的價格對比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的下跌,直接影響了主要生產企業的盈利水平。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