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三元電池裝機占比繼續企穩,鈷冶煉生產供應隨需求恢復增長。需求的緩慢復蘇支撐鈷價底部企穩,但充沛的原料供應壓制鈷價的上漲空間,預計鈷價總體仍將在低位區間震蕩,略有上漲。
一、鈷價底部企穩回升
5月中以來,鈷價開始底部企穩回升。6月15日,電解鈷(≥99.8%,上海有色現貨均價)價格收于27.5萬元/噸,較5月15日上漲7.6%;七水硫酸鈷(鈷≥20.5%)價格收于3.96萬元/噸,較5月15日上漲11.5%,目前價格已跌至歷史底部區域。
二、鋰電池領域鈷消費恢復正增長
國內三元動力電池市場進一步企穩。2020年3月以來,受低成本磷酸鐵鋰電池的持續擠占,三元電池市場份額從*高80%持續下降至30%左右。但從今年1-5月的裝機形勢看,三元電池裝機份額呈現底部企穩之勢,5月三元電池裝機占比為32%,比4月略提高了0.1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出現回升。5月三元電池產量和裝車量分別為18.6GWh和9.0GWh,同比分別增長11.9%和8.7%,環比分別增長5.8%和12.8%。同時,三元電池在電池出口中占*主力。5月動力電池出口量11.3GWh,其中,三元電池出口7.6GWh,占67.2%。
三元材料產量恢復增長。根據SMM統計,5月,我國三元材料和三元前驅體產量分別為5.47萬噸和6.16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7.8%和12.6%,環比分別增長22%和15.3%;1-5月,我國三元材料和三元前驅體累計產量分別為23.2萬噸和29.4萬噸,同比分別增長0.2%和0.6%。
鈷酸鋰電池(主要用于智能手機、高端筆記本)的消費也有所復蘇。根據SMM統計,5月,我國鈷酸鋰正極材料產量為0.69萬噸,同比增長17.5%,環比增長13.4%。1-5月,鈷酸鋰累計產量2.58萬噸,累計同比下降21.2%。
三、鈷冶煉生產跟隨需求有所恢復
隨著需求的復蘇,鈷冶煉企業產品供應量恢復增長。根據SMM統計,2023年5月,硫酸鈷(作為三元前驅體的生產原料)產量0.64萬金噸,同比增幅39%,環比增幅3.5%,略低于三元材料和三元前驅體的環比增幅。5月,四氧化三鈷(作為鈷酸鋰的生產原料)產量為0.7萬噸,同比增長28%,環比增長13%,產量增長與鈷酸鋰大致相當。
1-5月,硫酸鈷累計產量3.4萬金噸,累計同比增幅15.9%,明顯高于三元材料和三元前驅體同比增幅;四氧化三鈷累計產量2.6萬噸,累計同比下降22.7%,與鈷酸鋰基本相當。
資源項目方面,4月下旬,洛陽鉬業與剛果(金)國有礦業公司就特許權使用費達成協議,為TFM項目礦產出口鋪平了道路(該項目自去年三季度以來,出口一直受阻,庫存堆積嚴重),增加了市場對鈷供應過剩的擔憂。
事實上,今年全球鈷資源供應過剩較多。嘉能可一季度生產鈷原料1.05萬噸,同比增長9.7%,全年產量指引維持在3.8萬噸±0.5萬噸。洛陽鉬業剛果(金)的KFM銅鈷礦已于去年年底實現投料試車,有望在今年二季度全面投產,預計將在2023年產鈷2.4-3萬噸。再加上Shalina集團Mutoshi項目(產能1.6萬噸)和金川集團Musonoi項目(產能7800噸)的全面放量,印尼新建紅土鎳濕法冶金項目如力勤、華越、青美邦等項目的陸續投產,以及國內廢舊鋰電池回收利用產能和鈷回收利用率的提升,仍將導致2023年全球鈷供給增加4萬噸左右。但隨著鈷價進入歷史底部區域,鈷冶煉生產的低迷也會倒逼資源端控產。
四、鈷價短期仍難有大幅上漲
展望后市,寧德時代麒麟電池、廣汽彈匣電池等有望*高性能三元電池占比進一步提升,隨著三元動力電池占比的企穩及消費電池的逐漸復蘇,鈷需求有望持續緩慢復蘇;鈷冶煉企業基本跟隨下游同步生產;鈷資源端仍有充沛供給,過剩形勢短期難逆轉。總體而言,需求的緩慢復蘇支撐鈷價的底部企穩,但充沛的資源供應壓制鈷價的大幅上漲,預計鈷價總體仍將在低位區間震蕩,略有上漲。
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不代表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的觀點。中國硬質合金商務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據此投資,風險自擔。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愿在本網發布,請在兩周內來電或來函與本網聯系。